周宗法,福建古田县人。沙县美以美医院(后改名为卫理医院,系教会医院)的创建人,沙县医院医务主任、内科医师,沙县医务界西医老前辈。
沙县区总医院的奠基人
毕业于延平(今福建省南平市)教会办的士比哩医学院的周宗法医生,从1925年起历任沙县美以美诊所所长,后来升格相继改称为美以美医院、卫理医院的院长。当年,周宗法是把西医引进沙县的第一人,在沙县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周宗法出生于一个基督化的打铁匠家庭,青少年时就读于古田“超古”学校,初中毕业后曾一度在古田羊角当私塾教师,后经传教士介绍到福州仓前山协和道学院(当时的神学院)学习,1913年毕业后在平湖乡下一个小教堂工作。他上进心强,要求改行,立志学医救人,进入延平教会办的士比哩医学院学习,1922年毕业后分配在延平士比哩医院工作,翌年调到古田怀礼医院(教会医院),1925年3月接任沙县美以美施诊所所长,翌年5月到永安基督教医院任院长。1927年4月沙县美以美施诊所因经费困难停办。他重返沙县,经过整顿,将施诊所改名为美以美医院,自己出任首任院长。1941年1月沙县美以美医院改名为卫理医院,周继任院长。
1951年9月沙县人民政府接办卫理医院,周被任命为沙县医院医务主任,并当选为一至四届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人委委员等职务。周宗法擅长内科,兼学小外、儿、皮肤、五官、口腔、妇产等科知识,临床上是个多面手。1935年,他引进沙县第一台德国显微镜。亲自采集标本,开展常规检验业务。周宗法富于同情心,医德好,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为解除山区人民群众的疾病痛苦,做了许多工作。1978年周宗法因病逝世,享年85岁。
竭心救扶医者心神秘病患感恩情
1945年初的一天,一架奉命去轰炸日本本土的美国轰炸机,因燃油耗尽坠毁在沙县南阳乡山区,两名飞行员均受重伤昏迷不醒,当地军民抬着担架急行军50多华里,把他们送到卫理医院时已是深夜。全院总动员进行彻夜抢救,第二天一早立即请医学院的教授们来参加会诊。当时,卫理医院设备很差,连个X光机也没有,但是大家都同意周宗法院长的医案,立即对症局部进行清创缝合、夹板固定、输液及抗感染治疗并向省政府报告,请求支援。到傍晚,其中一人明显好转,半昏迷之中似乎有了明显的痛感。晚上,军方用汽车把他俩接走,全院医护人员列队为他俩祈祷送行。
过了不久,周宗法院长才获悉∶被救活的那个飞行员竟然是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侄儿。从此以后,国际红十字会和教会对卫理医院怀着感激,在药品供应和补助金额上都加大投入,每年资助大米18000斤和30万元药费(由国际红十字会直接拨给紧缺药品);而且经常还能收到美国奶粉、军用蚊帐、军用毛毯等国际红十字会派发来的救济品。伤兵在卫理医院能喝到美国奶粉,用上美军蚊帐和毛毯,这在当年可是个大新闻。
爱国爱教荣神益人
周宗法院长践行基督信仰,爱国爱教,善果累累。1946年底,周宗法院长和整船的急救药品被人“劫持”上山,整整失踪了一个多月……到底去哪里了呢?
据曾带领2000余人的中共闽西北游击队队长林志群回忆:“1946年11月25日-1947年1月15日,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巨口乡黄连村后山的黄连坡召开第一次省党代会,传达中央七大精神和中央领导的指示,总结福建党组织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在战争年代,什么意外之事都可能发生,因此在开会前曾镜冰书记(化名张容)就要求一定要设法找一个会开刀抢救,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的全科(能)医生和一批必备的抢救药品。孟起(孟琇焘)同志首先就想到周宗法院长,当时刚好周宗法去福州进药,“半路拦截”就可做到“保健医生和急救药品”一举两得。因沙县是中共闽西北工委辖区,王一平书记反复交代:‘为了保护周院长及其家属,一定要造成是被土匪劫持上山的假象,以防不测。’请周院长上山的任务,就分配给了我所带领闽西北游击队。”
1949年6月16日沙县解放,中共闽西北游击队队长林志群在二野151团两个步兵连和一个机炮连的支持下,十天之内先后解放了沙县、顺昌、尤溪三县。沙县卫理医院迎来了一批伤兵,受伤的袁启彤后来也成了周院长的好朋友。因战争的缘故几乎每天都有伤兵被送来,周院长见医院后面空地和小林子里都搭起帐篷还容纳不下,就借用已停办的圣智小学校园。沙县人民政府和解放军也动员了许多进步师生来充当义务护工,大家都在兴奋地谈论:“大战在即,福州马上就要解放了。”
1949年,沙县第一任县长王德甫(山西南下干部)病危,在周宗法院长多次奋力抢救下转危为安。周宗法的精湛医术得到了许多南下干部的认可。这些老干部及家属子女若有不适,都是到卫理医院找周医生。
周宗法为人厚道,心地善良,遇有贫苦危急病人,他的宗旨是:先治病救人,不能见死不救。不能因为病人没钱就不给治,在一个寒冷的深夜,周宗法听见隔壁人家哭声凄惨,夫妻俩即奔往,见地上躺着一个脸色苍白奄奄一息的孩子,周上前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那孩子的父母哭着说:“他已经死了,没有用了,我没钱,不要上医院,来不及了,救不活了。”周说:“他还没死,你们让我试试吧!我不会收你的钱的。”经过抢救,孩子终于活了。像这样不论代价、治病救人的事例,不胜枚举,周院长始终如一为病人服务,以救死扶伤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培养优秀的儿女为国使用
在周宗法和他的妻子樊品芝(沙县基督教第一届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都刻苦学习。有了父母的爱护和支持,其儿女们一个个都成为好学上进、充满爱心的人。周家三辈人,出了10名医务人员。在外科、中医科、神经内科、儿科,有5位主任医师。其中,周秀珍和周正端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医学专家。1951年周宗法的大儿子周正端从福建医学院毕业,在父亲的鼓励下参加了志愿军赴朝参战,1953年回国历任二军大(军医大学)、四军大、一军大教授,后至军级退休。2019年周秀珍获得省医师协会颁发的“福建名医”奖。小女周晓兰是福建师大生命科学院高级实验师。
周宗法的传奇身世,他爱国爱教,悬壶济世,德才兼备。他是沙县医务界西医老前辈,他曾救治过美国罗斯福总统侄儿,也曾多次多方救治过中共游击队、伤兵。作为一名基督徒,周院长的事迹是荣神益人的美好见证,值得后人深思和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