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拓展:耶利米哀歌1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读经拓展:耶利米哀歌1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耶利米哀歌第1章
![读经拓展:耶利米哀歌1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一、锡安经历的浩劫(1-7)
二、锡安遭难是犯罪的结果(8-11)
三、锡安向世人承认自己的痛苦出于神(12-16)
四、锡安向神哀求(17-22)
![读经拓展:耶利米哀歌1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疑问:
“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本书中“何竟” (1节),又被译为“怎么”(创二十六9)、“怎能”(创三十九9)、“可叹”(传二16)。这是希伯来文学中独特的感叹词,经常用于哀歌之中。第一、二、四首哀歌的原文都用“何竟”开始,英文译为“怎致如此 How”(英文ESV译本)。
“先前满有人民的城”,说明耶路撒冷本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政治中心、敬拜中心,曾经倍受恩宠,被神拣选为圣殿和大卫宝座的所在地(诗二6;七十六6),是“在列国中为大的”(1节)。但现今耶路撒冷却成是一片废墟,降卑受辱、失去盼望,只能“夜间痛哭,泪流满腮”(2节)。
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的失落心情,但更多的是在反思锡安为什么会到这种地步,锡安应该怎么样去悔改!
感动分享:
生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扰!
我们在极其痛苦时呼求“为什么即 Why?”,可能用反问或者质问态度向神说“为什么即 Why?”,内在生命其实是有骄傲自义、刚硬不服、没有破碎的灵,不愿意面对问题、推卸责任。
反过来,当我们的内在生命经历“拔出、拆毁、毁坏、倾覆”(耶一10)的灵, 会像耶利米先知求问神“怎致如此即 How?”,反思才能直面问题、发现原因。
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神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传七14 )。求神帮助让我们看到自己“何竟”落进难处里、应该学习什么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