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拓展:耶利米书37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读经拓展:耶利米书37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耶利米书第37章:
耶利米被囚
![读经拓展:耶利米书37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一、君王不听神言却要先知代祷(耶卅七1-5)
二、先知告知城池解围只是暂时(耶卅七6-10)
三、耶利米被诬告被逮捕被囚禁(耶卅七11-15)
四、西底家王私底下求问耶利米(耶卅七16-21)
![读经拓展:耶利米书37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疑问:
一、17节先知即便被囚,仍然不改神的话语,对今日我们的侍奉,有何感触?
参考答案:
一、17节先知即便被囚,仍然不改神的话语,对今日我们的侍奉,有何感触?
1、先知不因假先知的逍遥法外而改变神的话语
按照律法书的记载,擅敢托神的名说假预言的的假先知,是要被判处死刑的(申十八20),然后耶利米当时所面对的是假先知享平安(耶廿三16),真先知身陷囹圄。这样的心理落差往往是对一个侍奉者的考验:假使所有人的都因说真话受苦,先知受苦无可厚非;但有人说假话却享平安,这却是一种考验!
2、先知不因同情君王的困境而改变神的话语
本章中西底家王两次求问先知,第一次是公开的方式,但第二次却是私下的方式,而且是在“自己的宫内”,目的是为了不被外人知道。显然君王已经因当前的政治困境而盼望神的审判有所改变,并且私下求问足以显明君王受制于政治体制而无可奈何。若是一般人,看到君王如此可怜的地步,怕是“爱心”泛滥,失去了真理的原则。但先知仍不逊人情,直接回答“你必交在巴比伦王手中”。
3、先知不因生命的危险而改变神的话语
从20节先知对君王急切的恳求中中,我们可以知道先知当时生命的困境应当是非常危险,16节的“牢房”按字义是水窖房(思高译本翻译为地窖),这样的水窖通常是从石灰岩中凿出来的,顶端狭窄,下面水贮存在其中,成为“水牢”,囚犯被置于其中,最终的结果是看着自己的身体腐烂、慢慢死掉。所以先知当时估计自己再在哪地牢再多住几天就会丧命。先知仍想他的性命可以保全,因为他还有未竟的工作;他没有求释放,只想在囚禁中有较好的环境。但不管如何,先知不会因生命的危险而改变神的话语,此情此景的坚持,让人为之动容!
感动分享:虽然围城事件暂解,百姓以为耶利米预言未应验,且将他囚监,但耶利米却不愿随波逐流,反而愈加坚定当初所预言的,这种态度不失为神先知的风范,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