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拓展:诗篇一百三十七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读经拓展:诗篇一百三十七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诗篇一百三十七章:
追想
![读经拓展:诗篇一百三十七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背景
本诗的作者和日期不详。但是通过2节中“在那里”可知,本诗是被掳归回的诗歌。作者以哀怨的曲调,描写被掳之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寄人篱下的悲怆情感。
分段
1、被掳之日(1-3)
2、至死不渝(4-6)
3、彰显公义(7-9)
![读经拓展:诗篇一百三十七章](http://fzqht.com/wp-content/themes/justmedia/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疑问:
诗人为何一追想锡安就哭了?你想到什么?
参考答案:
锡安又名大卫城,是圣殿建造的所在。诗人是被掳之人,他亲身经历圣殿被掳掠,国王被掳,首领、百姓被杀,国亡家破,神的荣耀离开犹大,这已能让诗人忧伤不已。然而,又追想起当时人身处被掳之地,没有人身自由,沦为他人笑柄之时,内心最后的感情防线已然决堤。
锡安可以预表教会,永生神的家。因此,对于今日神所拣选的子民,我们可曾追想教会,又可曾顾惜教会,看见教会冷淡、软弱、不和睦时,心里急切呢?被掳之人,虽在异国他乡可得暂时安稳,但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心心不忘。基督徒的人生不也是寄居客旅吗?我们是否贪恋暂时享受,一心只为自己而活,不顾教会荒凉呢?惟愿你我,不忘君尊祭司,圣洁国度,属神子民身份,也愿我们不忘基督十架舍命之恩,效法古圣先贤,为主而活。
本诗结尾求神报仇,将婴孩摔在磐石上,对于新约的我们有些不好理解。
从7节“纪念”一词可以看出,7-9节的内容语气起源于古代以色列的法律用词。作者将以东、巴比伦都告到神的审判台前,申告他们的罪恶,以及希望他们也能被报复。所以,诗人在结尾的希望,只是在神法庭中所说的话,是否成全却由不得他,因此这些描述未必是当时的情况。所以,若是从犹大人曾今遭遇的苦难来讲,诗人的怨气、报复心的抒发也能让理解,因为他毕竟经历了血淋漓的伤口。